在三十年前同美國的產業競爭中被打壓而一落千丈的日本半導體產業,會趁美國當下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而卷土重來嗎?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制造的半導體一度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50%左右,如今的份額卻不足10%。美國全力拉攏盟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日本將此視做重回半導體山巔的良機,不但專注多個環節的技術突破,還對本土新銳半導體企業Rapidus“慷慨解囊”。日本實現這一產業雄心的可能性有多大?
突破技術加大投資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佳能公司日前開始銷售半導體生產設備FPA-1200NZ2C。該設備采用了一種名為“納米壓印”的新技術,可以更加低成本、節能地制造智能手機、數據中心等所需的尖端半導體產品。與以往的工藝不同,“納米壓印”采用的是類似蓋章一樣繪制電路方式,由于生產工藝相對較為簡單,或能降低半導體設備所需的投資。
報道稱,佳能公司推出的新裝置可以制造5納米工藝級別的尖端半導體產品。目前,要量產尖端制程的半導體產品,必須使用被荷蘭ASML(阿斯麥)壟斷的采用“極紫外光刻(EUV)”技術的裝置,但這種裝置存在價格昂貴、耗電量大等問題。為了向市場投放新裝置,佳能早在2014年就開始進行持續研發。同時,佳能還與鎧俠、大日本印刷等國內企業合作。
日媒在報道中寫道,上世紀90年代,日本卷入與美國的半導體貿易爭端?,F在,是中國在同美國競爭,美國“有很強的意志拒絕讓渡在尖端半導體技術方面的優勢地位。”在美歐多國政府都支持對半導體生產工廠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向臺積電提供了4700億日元(約合230億元人民幣)的補貼,以支援臺積電與日本企業合作在熊本縣建設工廠。
有消息稱,岸田文雄內閣將在2023年10月底前出臺最新的經濟政策,其中經濟產業省申請的對半導體產業補貼3.4萬億日元(約合1700億元人民幣)的預算很可能會獲得批準。
扶持Rapidus
在美國決定單方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實施限制后,日本政府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恢復半導體產業的機會。時下,日本正在加速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一方面,日本通過財稅補貼等方式,積極邀請海外半導體企業投資建廠。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支持本國半導體企業發展,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由日本政府主導,由多家日本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Rapidus,該公司計劃在2027年實現2納米制程最尖端半導體的量產。